本报记者 张翀 本报通讯员 张静 郭少山
日前,在东海之滨的浙江舟山群岛,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正在海天之间伸展筋骨。桥塔之下,一场静水流深的变革正在发生——2800余份结业证书垒起技能进阶的阶梯,100%的隐患整改率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这里不仅在建超级工程,更在锤炼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精神与筋骨。
“过去靠力气吃饭,现在凭本事挣钱。”焊接火花飞溅的工棚里,赵永章摘下防护面罩,抹了把脸上的汗珠。这位32岁的焊工摩挲着崭新的焊工证,笑容里透着自信。去年此时,他还是个辗转工地的“游击队”,如今已在项目部培训中心完成系统学习,月收入翻番。“拿到证后,咱也能当师傅带徒弟了!”
赵永章的蜕变,得益于中铁大桥局西堠门公铁大桥项目部独创的“六型班组”培养体系:技能型班组开设“业务小课堂”525次,让工人从“会干活”迈向“精技艺”;效益型班组优化索塔爬模设计,使主塔施工周期从8天缩至6天;安全型班组全年排查隐患280项,整改率100%;管理型班组赋权班组长调度资源,工效提升30%;创新型班组孵化53项专利;和谐型班组组织文体活动,将离职率压降60%。“六型班组”如齿轮咬合,搭建起职工职业发展“立交桥”。
在创建“六型班组”的同时,项目部还致力于为职工打造标准化社区。工装送洗、云端问诊、理发预约,这些生活琐事只需在社区APP下单便有管家处理。探亲房、藏书5000册的职工书屋、自助体检中心、篮球场、影院等设施场地一应俱全。
“让每位产业工人在擦亮‘中国桥梁名片’的同时,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中铁大桥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春全说。
垒富优配-垒富优配官网-郑州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免费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